简称“哈工大HIT”,电子邮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111计划”、“2011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www.hit.edu.cn)“*计划”入选高校,中管副部级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重点共建,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新闻网,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it。坐落于*北方冰城哈尔滨市,校园地图,“九校联盟C9”、“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
办学条件/哈尔滨工业大学截止2014年3威海校区共有800余名教职工,含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威海校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同时,威海校区有一支双基地教授和兼职教授队伍,其由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海外学者组成的,定期来学校讲学等学术交流。
(截止2012年11月),威海校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省级和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大教学带头人11人、“双基地”教授38人,其中院士13人;有6名教师获山东省和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8人被评为哈工大优秀青年教师,3个科研团队被评为哈工大优秀科研团队。
两院院士
王国栋(专职院士):王国栋*工程院院士,是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刘永坦:教授、*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新体制雷达、制导和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著名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威海雷达站创始人。
谢礼立: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威海)土木工程灾害与防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李圭白:教授、*工程院院士,市政工程专家、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蔡鹤皋: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www.hit.edu.cn)致力于机器人及声反射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著名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
沈世钊:教授、*工程院院士,*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著名结构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杜善义: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家,哈工大(威海)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乃通:教授、*工程院院士,哈工大通信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秦裕琨:教授、*工程院院士,致力于燃烧学、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方面研究,*著名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方滨兴:教授、*工程院院士,致力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著名信息网络与安全领域专家,在哈工大(威海)建有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博士生导师
截止2014年1月,共有62位博士生导师(含20余名双基地导师):任秀莲、崔胜民、杨建国、吴少华、李振中、赵桂范、谭建宇、毛兴鹏、韩卫占、乔晓林、金铭、周志权、马家辰、冯乃章、伞冶、曲延滨、田兆硕、徐晓飞、王亚东、战德臣、佟晓筠、李宁、闫培生、张治洲、冯吉才、温广武、宋岩、李哲、程远志、钟诗胜、刘文剑、边文凤、王大政、崔明根、丁效华、王克、魏俊杰、曲士良、陈相君、付石友、张文丛、于长军、李宇杰、黄博、王国栋(兼职导师)、徐洵、曲世友、宋立众、徐龙军、王幼青、王强、刘文军、王友善、姚玉峰、赵宜楠、王新生、王佰玲、钱宏亮、高昌录、赵燕、王全富、韩东平。
2014年3月新晋升6位博士生导师:刘功亮,李惠静,王大方,张兆心,张鹏,韩卫占(兼职导师)。
省级教学名师
韩哲、孙振绮、刘锐、马秀娟、郑宏珍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以本科办学为主,已形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船舶、海洋、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管理等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与校本部学科的交叉互补设置。
学校现设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涵盖37个本科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站:http://www.hit.edu.cn
温馨提醒:文中观点来源网络,准确性,仅供参考!纠错、取消收录、等问题,联糸方式,详见网页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