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奖励学生优学、好学,保证无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每年约750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江南大学教务处官网1200名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2000名学生获社会奖助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89%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目前面向在校生设立1288个勤工助学岗位,推动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实践能力和爱校情结。至善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比例达100%,海外交流、交换比例达112%,继续深造率达88%。目前校内仪器设备总值8.9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2.11万元;江南大学官网建有教学楼群组团2幢,设施先进齐备,可同时容纳50000人学习;建有各式楼宇152幢,其中图书馆为江苏省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之一,藏书240余万册,可同时容纳3000人学习;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池、江南大学各类球场、拓展训练基地等运动场馆;建有食堂4个,涵盖各地风味菜肴,可同时容纳10000人就餐;学生宿舍组团实行公寓社区化管理,本科生4-6人/间,研究生2-4人/间;学校位列全国高校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学校倾力打造优质、舒适的学生成长环境。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有校史馆、科技馆、酒科技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钱绍武艺术馆等展馆,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民间服饰传习馆入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每年举办“创新江南”科技文化节、“江南之春”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在校生曾参演广州亚运会闭幕式、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型主题晚会,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推进体育精神育人,建有棒球、女足高水平运动队,棒球队连获第九、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高水平组冠军。
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学校办学史可上溯至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九五”首批入选)。
江南大学,始于1902年,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985平台高校,以轻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
学校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于2009年成立荣誉学院——至善学院,在不改变源学院、原专业的前提下优选各专业前3-5%的学生,通过能力强化、资源倾斜、荣誉吸引,努力培养未来的“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学校现有各类在籍在册学生8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907人、博硕士研究生7374人、留学生803人;在全球建有校友分会69家,拥有海内外校友15万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25%;学校位列教育部全国就业工作50强,被微软、宝洁、中国电信、百威、强生、联合利华、中粮、三一重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列为校园招聘目标高校;获批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学生入园创业企业成活率超70%;获评“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校”。学校加快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现与32个国家、地区的137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全校21%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连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公派留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立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4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6个;建有“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十强院校”——江南大学北美学院;全职外籍教师稳定在50人左右;每年举办近百场国际及双边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食品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酵工程领域研究单位中唯一)、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党风廉政建设创新研究基地、江苏产品创意与文化研究基地等部省级平台34个;牵头组建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十一五”以来承担并完成“973”、“863”、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358项;获部省协会以上级奖励4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际合作奖共1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专利申请数、授权数稳居江苏省前三位、全国高校前列。学校2006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有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9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及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精品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6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7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54项,其中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优胜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2014年在51个本科专业招生。
江南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www.jiangnan.edu.cn
温馨提醒:文中观点来源网络,准确性,仅供参考!纠错、取消收录、等问题,联糸方式,详见网页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