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被社会誉为人才库、现代“翰林院”,湖南省文史研究馆,尽力而为,因人而异,湖南省参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css.hunan.gov.cn)各展所长”的原则,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室馆动态。文学、史学、法学、文物、考古、编辑、教育、书法、美术、音乐、戏剧等工作,更多动态,室馆动态,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css.hunan.gov.cn,参政咨询,馆员们本着“量力而行。
机构设置/湖南省参事室省参事室(省文史研究馆)设4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承担信息、安全、保密、信访、督查和政务公开工作;承担机关财务、湖南省参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资产管理的组织协调等工作;负责宣传工作;协助领导做好统战工作。
(二)参事业务处。
组织参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开展参政咨询;组织参事对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及重要文件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做好参事的统战联谊工作。
(三)文文业务处。
组织馆员进行文史、诗词和书画艺术研究与创作,撰写和整理文史资料;组织馆员开展海外联谊活动。
(四)人事处。
负责机关人事、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工作;负责机关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负责承办参事的选聘、续聘、解聘和馆员的选聘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纪检 (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正处级,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I2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要积极探索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草,实行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开,逐步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文史研究馆《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湖南省参事室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为了安置和照顾社会上德高望重、生活困难的老年学者,毛泽东主席提出设立一个特殊的“文史研究机构”。湖南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1月21日,湖南省参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css.hunan.gov.cn)是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正厅级单位。
建馆以来几易其名,先后称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省人民委员会文史研究馆、省革命委员会文史研究馆,1980年2月复称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1989年更名为省文史研究馆至今。2000年机构改革时与省参事室合署办公。
建馆初期,省人民政府聘请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为首任馆长,并聘请了有学识、声望、生活困难的文人耆宿为文史馆馆员,使之“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这些馆员中有的是由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推荐的党外名老教师、专家学者、民主爱国志士。迄今为止,先后共聘任了馆员389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史研究馆吸收了一批有丰富文史知识或书画专长的离退休知识分子整理文献、校点古籍,举办书画展览等活动,文史研究馆工作得以恢复并有所创新。
198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改进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史研究馆工作的通知》(国发〔1988〕57号),明确了馆员聘任的条件和对象,主要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民主党派成员和党外爱国人士中聘任馆员。199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史研究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1号),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文史馆工作的特点和任务,扩大了馆员聘任的范围,开始聘任在文史及书画艺术界知名度高、影响大、熟悉统战工作的中共党员为馆员,文史馆工作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馆员也由解放初期的“文、老、贫”逐步转变为“文、老、名”。
2009年,根据温家宝总理的讲话精神,文史馆员新增参政咨询、调查研究的任务。此后,馆员们围绕全省的中心工作,结合自身文化专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文史研究馆现有馆员85人,主要从事文学、史学、法学、文物、考古、编辑、教育、书法、美术、音乐、戏剧等工作,被社会誉为人才库、现代“翰林院”。馆员们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人而异,各展所长”的原则,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省参事室,湖南省文史研究馆网站:http://css.hunan.gov.cn
温馨提醒:文中观点来源网络,准确性,仅供参考!纠错、取消收录、等问题,联糸方式,详见网页底部 。